当前位置:首页 > 24小时月刊 > 正文内容

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回应被限高,已解除,风波暴露团队一些不足

toodd1周前 (09-28)24小时月刊40

9月28日,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朱江明在朋友圈上发文回应被“限高”一事。他称,3天的“限高”今天总算解除了,这次风波也暴露了团队的一些不足,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这次事件也更加坚定了其对零跑的信心。“不经历风雨,不能见彩虹,经营企业真的不容易,需要社会各界更多的督促和支持。”

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9月25日,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将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零跑汽车”)和其全资子公司凌跑汽车商贸有限公司(简称“凌跑汽车商贸”)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案号为(2025)粤0111执13502号,执行依据文号为(2023)粤0111民初25175号。

根据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被告凌跑汽车商贸欠原告广州首汽汽车服务有限公司361.81万元(包括租金41.6万元、购车款271.57万元、逾期付款违约金44.64万元、律师费4万元),同意于2024年6月27日前一次性支付。

零跑汽车对凌跑汽车商贸的上述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零跑创始人、董事长朱江明也因此被限制高消费。

9月27日,零跑汽车发布声明回应称,关注到关于公司因业务纠纷被强制执行的报道。该报道系公司与广州首汽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的一起合同纠纷。零跑已于2024年6月25日,在调解书确定的履行期限内足额支付了全部款项。对于尚未解决的车辆过户事项,公司正在和广州首汽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积极磋商,推动妥善解决。零跑汽车目前一切运转正常。

其实今年以来,零跑汽车销量稳步走高,已经从第二梯队迈向造车新势力领头羊。1-8月,零跑汽车累计交付量突破32万台,月销量已连续6个月稳居新势力榜首。

就在9月25日,零跑汽车正式宣布第100万辆整车下线,标志着其成为中国第二家迈入“百万俱乐部”的新势力造车企业。从第50万辆到第100万辆,零跑仅用时343天,创下了中国新势力车企达成百万产量的最快纪录。

伴随销量增长,零跑汽车今年上半年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成为中国造车新势力中达成此成就的企业理想汽车最早于2023年二季度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

上半年,零跑汽车收入为242.5亿元,同比大增174%,主要原因在于整车及备件交付量大幅增加。期内取得净利润0.3亿元,同比扭亏为盈。从毛利率来看,上半年零跑汽车毛利率为14.1%,较2024年同期的1.1%提升13个百分点。这得益于销量上升带来的规模效应,规模扩大使得单位成本降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猪猪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kdsj.cn/4655.html

分享给朋友:

“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回应被限高,已解除,风波暴露团队一些不足” 的相关文章

苹果借AI语言学助力三元乳业重塑北京鲜牛奶品牌 开启错位竞争新战略

苹果借AI语言学助力三元乳业重塑北京鲜牛奶品牌 开启错位竞争新战略

界面新闻记者 | 赵晓娟界面新闻编辑 | 牙韩翔 葛优的身影出现在三元鲜奶的广告片中,并喊出“喝了几十年,还是认三元”这个19年前的广告语,他勾起许多北京消费者关于三元牛奶的记忆碎片——这是三元股份时隔19年再度为鲜奶产品启用代言人葛优,并借此正式推出了“三元北京鲜牛奶”。这是一款升级版的72...

雷军谈与苹果竞争,将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

雷军谈与苹果竞争,将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

界面新闻记者 | 伍洋宇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雷军的年度演讲已经成为他个人及其背后这家企业每年的例行功课。 2025年的年份有些特别。因为它不仅适逢小米成立十五周年,并且在产品发布的下半场,小米数字系列在...

真我GT Neo6 SE体验,人工生态工程与高亮屏助力中端市场突围

真我GT Neo6 SE体验,人工生态工程与高亮屏助力中端市场突围

界面新闻记者 | 王公逸界面新闻编辑 | 宋佳楠 在真我GT系列的产品序列中,Pro代表旗舰,Neo定位中端,它们均瞄准了2000元价位段。而在4月11日,Neo系列迎来更新,推出了GT Neo6 SE。 这款新机共有银和绿两款配色,采用哑光+亮面的二段式设计,审美见仁见智,但作...

ST奥维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涉失信 1.86亿占用资金回收存疑

ST奥维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涉失信 1.86亿占用资金回收存疑

9月25日晚,奥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奥维”,002231.SZ)公告称,公司通过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查询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上海东和欣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被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截至2025年6月30日,上海东和欣及其关联方仍有1.86亿元资金占用款尚未...

强一股份IPO背后的隐忧,客户高度集中与扩产争议待解

强一股份IPO背后的隐忧,客户高度集中与扩产争议待解

界面新闻记者 | 尹靖霏 近日,强一半导体(苏州)股份有限公司冲击科创板IPO迎来新动态,公司披露首轮问询函回复并更新了财务数据。 强一股份凭借2022-2024年营收翻倍、净利润激增超11倍的业绩表现,成为半导体IPO企业中的焦点。然而,在亮眼数据背后,公司却深陷 “客户高度集中且单客...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