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常识 > 正文内容

英氏控股北交所IPO:电商推广费一年超3亿,关联股东“临门”低价退股|界面新闻 · 证券

toodd2周前 (09-26)生活常识93

界面新闻记者  沈溦

母婴上市赛道或再添新员。

去年完成新三板挂牌的英氏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氏控股”,代码:874431.NQ)近日已完成IPO辅导,正式被北交所受理。

作为较早涉足婴幼儿辅食的国产品牌,英氏控股在该领域优势较为明显,自有“英氏”品牌市场占比靠前,还不断扩充婴幼儿纸尿裤、成长裤等卫生用品品类。

产品方面,公司构建了“英氏”婴幼儿辅食、“舒比奇”婴幼儿卫生用品、 “伟灵格”营养食品、“忆小口”儿童食品等四大品牌矩阵。

其中,英氏在婴幼儿辅食方面,2022年至2024年销售额国内市场排名第1。

2024年,公司营收接近20亿元,净利润超过2亿元。

不过,伴随着电商红利期褪去,英氏过于倚赖线上渠道的销售模式弊端渐显,营收明显放缓,销售推广费用增长过快,侵蚀利润率。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辅食产品实现营收10.3亿、14.45亿、15.24亿,占主营比重为79.75%,82.35%,77.40%,增速放缓。

公司第二大营收来源为婴幼儿卫生用品,销售收入由2.59亿元上涨至3.4亿元。儿童食品、营养食品增速较快,但规模仍小,2024年合计占比在5%左右。

英氏控股‌2022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12.96亿元、17.58亿元、19.74亿元,同比增速由2023年的35.67%降至2024年的12.29%。

2022至2024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17亿元、2.20亿元、2.11亿元,其中2024年出现了同比下降4.36%。这主要是由于销售费用激增。同期,公司销售费用为4.54亿元、6.02亿元、7.21亿元,平均销售费用率超过35%。

界面新闻发现,公司销售费用增长的来源主要集中在线上渠道。

2022年至2024年,公司线上渠道为总营收分别贡献64.16%、66.45%、69.69%。

与之相对应,公司互联网平台推广费近三年分别达到1.51亿、2.15元和3亿元。三年年均增速达到近40%。2024年平台推广费占到销售费用的比重已经提升到41.6%。

英氏控股销售费用构成      来源:招股说明书

据了解,平台推广费主要为在天猫、京东、抖音等电商平台使用万相台、京准通、巨量千川等推广工具产生的支出。

对于在平台推广费方面的过快增长,公司给出三方面解释:

1、互联网线上流量增速放缓,线上商家的促销推广竞争日趋激烈,促销推广成本有所上升;

2、为保持在天猫等头部电商平台的曝光度以及强化品牌效应,公司丰富了推广的方式,加大对核心品类与新品类在各个平台的投入力度与广度;

3、积极布局抖音等电商平台。

此外,报告期内,公司平台使用费及佣金分别为4648.52万元、8113.33万元和1.12亿元。

与营销推广费用等着并不相称的是英氏控股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力度,各期研发费用仅为552.98万元、921.24万元和1714.83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43%、0.52%和0.87%,不论是与辅食同业公司汤臣倍健(300146.SZ)、贝因美(002570.SZ),还是婴儿卫生用品企业百亚股份(003006.SZ)、可靠股份(301009.SZ)相比,费用率均大幅落后。

“婴幼儿辅食赛道目前面临的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出生率下降导致的原有市场萎缩,二是代工企业泛滥,产生了一系列品控问题。”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从头部婴幼儿辅食企业增长情况来看,近年来产品渗透率正在增长,但同时由于存量市场有限,造成了竞争加剧。

而品控方面,朱丹蓬认为其将是后续企业形成护城河的关键点,“英氏控股在国内婴幼儿辅食领域应该说具有一定的品牌优势,规模优势和粉丝效应。”

尽管已是国产品牌生产能力翘楚,英氏控股仍较为依赖代工货源,近三年委托生产产品金额分别为2.06亿元、3.39亿元和4.17亿元,占各期采购金额的比例分别为39.83%、52.22%和55.10%。主要代工产品均为婴幼儿辅食。

代工的品控造成的投诉现象不在少数,无论是黑猫投诉还是社交媒体上都有消费者反映产品质量问题,例如英氏的小馒头、磨牙棒、饼干等产品存在异物等。

此次IPO拟募集资金约3.34亿元,计划用于湖南英氏孕婴童产业基地(二期)创新中心建设项目、婴幼儿即食营养粥生产建设项目、产线提质改造项目、全链路数智化项目,以及品牌建设与推广项目等。

另一项值得玩味的现象是,在确定登陆北交所前,公司多个股东“低价”退股。

根据招股书,2025年1月22日,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南京星纳亦通过大宗交易方式转让公司股份1126.88万股、高新汇利通过大宗交易方式转让公司241.50万股,转让价格均为14.90元/股。

招股书显示,南京星纳亦早在2022年以12.4225元/股的价格增资入股,南京星纳亦背后实际控制人汪建国同时控制了英氏控股的客户——孩子王,且南京星纳曾提名王子豪为英氏控股董事,不过王子豪目前已离任。

此后的2025年4月15日,公司股东苏州祥仲和南京祥仲,双双通过大宗交易方式转让持有的所有公司股份,转让价格均为14.90元/股。这部分股份的接盘方为创业板公司可孚医疗(301087.SZ),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可孚医疗直接持有公司1.07%的股份。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直到英氏控股6月初停牌,公司市值已突破90亿元大关,折合每股价格60元左右。

就在上市前夕,包括大客户在内的股东为何“低价”退出,界面新闻记者多次致电英氏控股,截止发稿未能收到回复。

目前英氏控股由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马文斌,董事、副总经理万建明,董事、副总经理彭敏合计控制52.02%的股份,三人已签署一致行动协议,为共同实际控制人。

5月23日,公司发布一季报,一季度营收5.4亿元,同比增长12.29%,归母净利润8116.93万元,同比增长5.36%。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猪猪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ckdsj.cn/750.html

分享给朋友:

“英氏控股北交所IPO:电商推广费一年超3亿,关联股东“临门”低价退股|界面新闻 · 证券” 的相关文章

联讯仪器扭亏为盈背后,现金流转负、巨额募资合理性存疑

联讯仪器扭亏为盈背后,现金流转负、巨额募资合理性存疑

界面新闻记者 | 尹靖霏 8月15日,苏州联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联讯仪器)科创板IPO获上交所受理,这家主攻电子测量与半导体测试设备的企业,正凭借反转的业绩冲刺资本市场。 曾在2022—2023年连续亏损的联讯仪器,借光通信与新能源汽车领域需求爆发,2024年实现盈利,公司营收三年间...

富煌钢构因涉嫌信披违规遭证监会立案调查,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

富煌钢构因涉嫌信披违规遭证监会立案调查,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

9月26日,富煌钢构(002743.SZ)披露公告称,公司于当日收到证监会对公司送达的《立案告知书》,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 富煌钢构表示,目前公司各项经营活动和业务均正常开展,在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证监会的相关调查工作,并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

日本企业广东行,签约千亿项目

日本企业广东行,签约千亿项目

界面新闻记者 | 张熹珑 广东是国内与日本贸易规模最大的省份,面向日本的贸易持续保持高增长。 6月12日-13日,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日本企业广东行”上,68个项目落地,总金额1166亿元,其中27个项目现场签约,签约金额达1034.64亿元,涵盖汽车、生物医药和健康、低空经济、人工智...

香港数字资产上市公司联合会成立,能否破解合规与盈利困局?

香港数字资产上市公司联合会成立,能否破解合规与盈利困局?

界面新闻记者 | 梁宝欣 8月27日,香港数字资产上市公司联合会(HKVALA)正式成立。这标志着香港数字资产行业进入到生态协同的制度化新阶段。 从成立背景来看,香港数字资产上市公司联合会的成立主要受三方面因...

AI百镜大战战事升级,从新玩具到战略入口的竞逐

AI百镜大战战事升级,从新玩具到战略入口的竞逐

界面新闻记者 | 伍洋宇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2024年年初的一天,小米AI眼镜负责人李创奇发起了一场不太日常的对话。 他将一份文件拖进小米内部办公软件自己与雷军的聊天窗口,一边打下这样一段文字:“……就...

三元擦亮北京鲜牛奶招牌谋错位竞争

三元擦亮北京鲜牛奶招牌谋错位竞争

界面新闻记者 | 赵晓娟界面新闻编辑 | 牙韩翔 葛优的身影出现在三元鲜奶的广告片中,并喊出“喝了几十年,还是认三元”这个19年前的广告语,他勾起许多北京消费者关于三元牛奶的记忆碎片——这是三元股份时隔19年再度为鲜奶产品启用代言人葛优,并借此正式推出了“三元北京鲜牛奶”。这是一款升级版的72...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